2022.08.04
基督徒的关键在于吃神的话。
吃这件事情,说起来简单,但实行起来并不容易。
根据生命不同的属灵成熟程度,每个人需要找到合适自己吃的属灵食物。而且随着成长,也该有所进步。
具体该吃什么,完全没有统一的标准。因着各人的灵性不同,背景也不同。弟兄和姊妹也不同。
太深的书,不需要勉强去看。比如婴儿只能吃奶,就先吃奶,不可吃干粮。
信主,可以是很快的事情。愿意接受基督的救赎,承认基督为主,就可以信而受浸。
但成长,绝不可能速成。
大抵来说,最浅的食物,是福音类的书籍。有的人一听福音就愿意信,受浸。但不代表就不需要看福音类的书籍。
福音类书籍,绝不只是为了福音朋友。同样是非常好的属灵婴儿奶粉。
吃进去一些福音类书籍,得了些营养,信仰就会清楚些。
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吃一些造就类书籍。造就类书籍也当由浅入深。
比如可以考虑好好吃进去五十篇的《初信造就》。
别人的建议可作为参考,但关键还是要自己去读,才能清楚一本书是否容易吃的进去。
传记类书籍也是比较浅的。
读书时应该要注意平衡,不可按照自己的偏好去挑选。
比如只读个人属灵类的书籍,而不读关于召会建造的书籍,并不好。
偏爱读客观性比较强的书籍,或者偏爱读主观性比较强的书籍,都不好。
偏爱理论性比较强的书籍,或者偏爱主要谈具体服事的书籍,都不好。
如此种种。
如果能记录阅读进度,可以帮助养成好的阅读习惯,完成阅读计划。
在读书时,要格外留意那些能够帮助你明白属灵的原则,获得属灵经历,提高属灵的悟性的书籍。倪柝声弟兄的书籍,在这一方面,非常有帮助。
比如《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》,在认识旧人的破碎上,有极好的帮助。
再如《不要爱世界》,则可以帮助人认识世界。
同样的例子,还可以举很多。
职事书籍的成书过程,可分两大类,一类是作者一段一段写出来的。一类是根据作者的讲话整理出来的。
作者写出来的书,一般会比较扎实些。倪柝声弟兄在写作方面的功力是很深的。值得读者好好品味。
倪柝声弟兄职事的开展,和他的写作有极大的关系。
一九二零年代,他的《基督徒报》和《复兴报》,对当时中国基督徒的属灵启蒙,有极大的影响力。
如今,我们也应该重新回到属灵启蒙的路上,才能向下扎根,打下扎实的基础。
基督徒不能没有根。没有根的基督徒,很难走上生命的道路。
赛 37:31 犹大家所逃脱余剩的,仍要往下扎根,向上结果。
耶 17:8 他必像树栽于水旁,沿河边扎根,炎热来到并不惧怕,叶子仍必青翠,在干旱之年毫无挂虑,而且结果不止。
何 14:5 我必向以色列如甘露,他必如百合花开放,如利巴嫩的树木扎根。
—